追思·清明(三)丨何叔衡:铁骨铮铮壮烈死 高风亮节万年青-下载亚博

发布时间:2023/4/7 9:24:55

来源:长汀县融媒体中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清明时节祭英魂。对于家来说,先人不能忘,对于国来说,逝去的英雄不能忘。清明节之所以沿袭不衰,正因为它承载着中国人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朴素情感,借清明节缅怀先烈,是对历史的珍视。有些人为国牺牲,他们生如夏花,光辉而灿烂。有些人默默奉献,他们死如秋叶,安详静美。今又清明,记住所有该记住的,继承所有不该忘掉的,这是最好的纪念。今天,我们推出“追思·清明”第三集《何叔衡: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

何叔衡:铁骨铮铮壮烈死 高风亮节万年青

在长汀县博物馆,一盏只剩下金属骨架的马灯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马灯是一种外罩玻璃罩,可以手提、能防风雨的煤油灯。这盏马灯的主人正是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

何叔衡,湖南省宁乡人。自称 “忘家客”的他,以一个前清秀才的身份,数次背井离乡,凭着“做于现时人生有益的事”“为国为民出力”的赤诚,45岁参加中共“一大”,成为最年长的参会者;55岁为建设红色中国,奔赴千里之外的中央苏区,被尊为苏区“五老”之首。

【长汀濯田镇讲解员 岳律宏:何叔衡在赴莫斯科学习期间也不忘关注国内的情形,他曾写给儿子何新九的家书中,这样教育到“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这段话的内容虽然简单,但绝不是空洞的豪情壮志。】

何叔衡这些出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他以身许国、“舍小家顾大家”的人生追求,今天读来仍然掷地有声。

1931年,何叔衡进入江西瑞金,在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中担任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和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对于腐败,何叔衡深恶痛绝,他坚持秉公执法,查办了谢步升、陈景魁、左祥云等大批党内“蛀虫”。何叔衡铁腕反腐,取得了卓越成效,沉重打击了贪污腐败分子,被广大群众誉为“苏区包公”“何青天”,毛泽东高度赞扬:“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此时的何叔衡已年近六旬,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在从江西转移到福建长汀的途中,何叔衡、瞿秋白等人被国民党军队包围。此时的何叔衡年老病弱,在躲避敌人的过程中,为不连累同志,他舍身跃下山崖,壮烈殉难。

【长汀濯田镇讲解员 岳律宏:1935年2月,中央分局安排年迈的何叔衡,病弱的瞿秋白,还有项英的妻子等同志向福建转移,在转移到福建途中,在濯田梅迳村遇到了当地的保安团的围堵,由于激烈的对战,何叔衡同志不想拖累战友,经过一处悬崖处时,他高呼“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纵身跳崖,壮烈牺牲,时年59岁。】

热血浸染大地,精神一脉赓续。在长汀县水口梅迳村的一座山坡上,青松翠柏间,矗立着一座碑亭,亭中是一道赭色的石碑,碑上董必武手书的“何叔衡同志死难处”八个大字遒劲有力。在解说员的动情描述中,仿佛能看见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穿着青布长袍、留着小胡子的长相清瘦的先生,从红色历史舒展的画卷中向我们走来,欣慰地看着这片他抛洒热血的土地。

【长汀濯田镇讲解员 岳律宏:何叔衡烈士牺牲后,当地的长者偷偷掩埋了烈士的遗骸,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谁也不敢声张,斗转星移,长者离世,我们至今未能找到何叔衡的埋藏处。在这被烈士鲜血浇灌的土地上,万木葱茏,当地百姓幸福安康,何叔衡同志虽然离开了,但他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将永远的传承下去。】

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这一年,何叔衡59岁,已是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却以如此悲壮的一跃,喋血疆场,客死他乡。“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何叔衡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永远的叔衡,永远的怀念,永远的丰碑!

(朱芳彬 丘伟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