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清明(一)丨不死英雄 瞿秋白-下载亚博

发布时间:2023/4/5 8:46:06

来源:长汀县融媒体中心

【开栏语:青山处处埋忠骨,清明时节祭英魂。对于家来说,先人不能忘,对于国来说,逝去的英雄不能忘。清明节之所以沿袭不衰,正因为它承载着中国人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朴素情感,借清明节缅怀先烈,是对历史的珍视。有些人为国牺牲,他们生如夏花,光辉而灿烂;有些人默默奉献,他们死如秋叶,安详静美。今又清明,记住所有该记住的,继承所有不该忘掉的,这是最好的纪念。今天我们推出“追思·清明”专栏第一集《不死英雄 瞿秋白》。】

不死英雄 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在戒备森严的长汀中山公园里,瞿秋白留下了这张就义前的照片。他上身穿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着白布短裤、黑袜黑布鞋,背着双手、昂首直立,神情自若、面带微笑。这笑容,是对死亡的不屑一顾,是对道路选择的无怨无悔。这是瞿秋白烈士最后的风采,牺牲时,年仅36岁。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别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后,瞿秋白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此时,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几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进行“全面清剿”,到处都是腥风血雨。1935年2月初,中央分局为保存干部,便决定将瞿秋白等主要干部送往香港或上海。转移途中,带病的瞿秋白和年迈的何叔衡与大家一道在盘旋的山间小路上一个挨一个地摸黑行走,谁也不敢落后一步。

【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胡煜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二万五千里长征,瞿秋白被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直到1935年初,由于瞿秋白的肺病更加严重,所以中央决定把他送往上海就医,和瞿秋白一起转移的有邓子恢、何叔衡、张亮、周月林一行人,他们从瑞金九堡出发,途经了长汀四都汤屋村,一路昼伏夜行,终于在2月24日来到长汀濯田梅迳村。】

2月24日拂晓,瞿秋白一行来到濯田梅迳村大山中,决定在这里休息吃饭,下午再走。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驻扎在当地的国民党保安团发现了瞿秋白一行,国民党保安部队立即包围了梅迳大山,瞿秋白不幸被捕。

【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胡煜雯:因为赶路疲劳不堪,决定在这里吃过饭之后继续前行,结果因为煮饭的炊烟,被敌人发现,瞿秋白不幸被捕。】

【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 李艳斌: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院子,是瞿秋白同志放风的院子,我们可以看到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这棵石榴树是原物,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秋白同志这段无言历史的见证者,也陪伴了瞿秋白同志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41天。】

1935年5月9日,瞿秋白被拘押在位于长汀城汀州试院的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部,这是一间阴暗的房屋,房内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窗户被封死,门口有2名武装看守。

【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 李艳斌: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瞿秋白同志关押处的书房,大家可以看到,中间这尊塑像是瞿秋白的老家,江苏常州的乡亲们赠与过来的,他当时也在这张书桌上写下了著名的自我解剖长文《多余的话》。】

关押期间,蒋介石授命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等人对瞿秋白进行多次劝降。

【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 李艳斌:瞿秋白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这里成为了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师部,师长是宋希濂,宋希濂在这里奉蒋介石的命令劝降瞿秋白,命令中写道:“如不服从,就地枪决,照相呈验。”,瞿秋白在这里关押了41天,在这41天里,他没有出卖党,没有出卖革命。】

“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这是我最后叫你们‘同志’的一次”这是他在长汀狱中写下的《多余的话》一文中的话。1935年6月18日早晨,起床后的瞿秋白,换上了洗净的对襟黑褂、白裤、黑袜、黑布鞋。梳洗毕,坐在方桌前,点支烟、喝杯茶,再翻阅唐诗,吟读着、思索着,则挥笔写“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的绝命诗时,三十六师特务连长廖祥光闯进房内,出示了蒋介石“就地枪决”的电令。瞿秋白很镇定地把诗写完,并附跋语,末署“秋白绝笔”字。瞿秋白来到隔壁的长汀中山公园,信步行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瓮。他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

随后,瞿秋白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持香烟,神色不变,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刑场后,盘足而坐,还回头微笑地对刽子手说“此地很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 

【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 李艳斌:虽然他英年早逝,但是他在他有限的生命里,留下了无限的光辉,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思想文化遗产。】

(朱芳彬 丘伟华)


网站地图